至境 L7 身份特殊,是上汽通用首款完全由本土研发团队主导定义和开发的车型,也是其新能源和本土化双重转型的开端之作。据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透露,由于头炮必须打响,因此决策层在至境 L7 的定价上经历了多次反复讨论。就在上市当天,中外股东再次坐在一起,激烈讨论,探讨 " 价格上能否再极致一点,能否再跨出一大步 "。最终在上市发布会前三小时才确定了价格方案。
上市前临时调整价格,这种事情在汽车业并不罕见。市场竞争的惨烈,让定价成为决定一款车输赢的 " 起跑线 ",如何保证刚树立的价格标签不在第二天就被冲垮,已成为所有车企决策层在新车上市前的最大焦虑。特别是别克从去年开启的 " 一口价 " 模式,让至境 L7 的定价难度进一步加大。
至境是上汽通用今年 4 月推出的全新品牌,准确定位是 " 别克品牌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豪华新能源品牌 "。" 豪华 " 既是上汽通用为别克开出的转型药方,也决定了至境要使用田忌赛马的策略,用产品力和价格的 " 错位 ",来托举新品牌的含金量。
以 16.99 万元的起步价,匹配全维度的豪华配置和功能设计,包括 " 与劳斯莱斯同感的座椅 ",意味着至境 L7 选择了近乎自断后路的方式,来打响 " 第一枪 "。这是因为,上汽通用比其他车企更需要一场胜利。至境 L7 不仅是合资品牌反攻的 " 第一枪 ",更是评判泛亚本土化研发能力的 " 第一份试卷 "。
作为至境首款旗舰轿车,至境 L7 的功能性配备足够豪华:百万级别克 " 逍遥 " 超级融合架构、在通用增程技术底座上本土开发的 " 真龙 " 增程系统、行业一梯队的 " 逍遥智行 " 辅助驾驶系统,全球首发基于强化学习的 Momenta R6 飞轮大模型,以及高通最新一代 SA8775P 芯片赋能的豪华智能座舱。
为了在自主品牌主导的总排位赛上快速取得名次,"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 成为至境 L7 进入智能电动化主赛道的门票。卢晓对至境 L7 的介绍也集中在首创性上,包括增程器介入噪音增量小于 0.5 分贝、合资首款激光雷达轿车、不停车一键泊入功能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汽通用宣称 " 大别克 " 回来了,但和燃油时期的别克品牌印象已经截然不同。至境 L7 虽然保留了别克造型上的 " 大 ",但其他品牌特征都已重新标定。站在用户层面,更直观的至境 L7 基本信息是:302km 纯电续航和 1420km 综合续航里程、满足 90% 以上用户城区通勤一周一充的纯电用车需求,同时,支持 130kW 快充,30%~80% 补能仅需 18 分钟。
至境 L7 以豪华级别配置,降维进入 B 级车价格区间的打法,会对增程式新能源车市场以及别克的转型产生何种影响?由于增程技术的复杂性和油电兼顾的特性,增程式新能源车处于新能源价格带的高价位区,现有同等纯电续航水平的增程车型定价普遍在 20 万元以上。至境 L7 以远低于行业平均定价的价格体系入市,意味着其成本控制能力将面临巨大挑战。上汽通用方面曾不止一次透露,这款车按照豪华车级别打造,其所诞生的全新平台——别克逍遥架构历时 5 年开发,投入百亿资源,所采用的全新研发的高性能、高安全奥特能 2.0 增混专用电池系统和增程系统,同样在时间成本和开发成本上耗费巨大。
不过,从中美合资股东方能够在上市再次达成调价一致意见的情况来看,至境 L7 不会是赔本项目。双方希望以价格拉动销量、以规模效益实现盈利的模式,快速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站住脚。至于对增程市场会产生何种影响,这一问题仍需由至境 L7 的第一批用户口碑和第一份销售数据来回答。
上汽通用方面给出的消息是,至境 L7 的盲订用户已经突破 2 万辆,新车已经进驻全国超 500 家 4S 店,预计将于 10 月 20 日开启交付。按计划,与至境 L7 同步开发的另外两款车型——一款高端 SUV 和一款百万级 MPV,将在接下来的半年内快速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