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22 年的销量第五名,到 2023 年的第三名、2024 年的第二名,再到今年的龙头位置,零跑汽车遵循着朱江明定下的基调,践行着 " 做龟兔赛跑中的乌龟,每年进步一点点 " 的发展理念。
稳健的步伐、好而不贵的产品,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看见这个没有互联网基因、不自带流量的踏实造车者,并愿意去了解并最终选择它。
正是这一份踏实、稳健,成就了现在的零跑汽车。让它从几年前的行业跟随者,成长为如今的行业领跑者,真正实现了华丽转身。
" 开挂 " 的零跑
市场表现方面,有消费者表示,零跑汽车今年像 " 开了挂 " 一样,涨势如虹。数据显示,零跑汽车今年以来,月交付从 1 月的 2 万多持续上涨,连续突破 4 万、5 万、6 万大关,且从 3 月开始成为新势力销冠,并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和新势力车企队伍的新纪录。这条陡峭的增长曲线足以让任何竞争对手侧目。然而,将这一切简单归结为 " 运气 " 或 " 风口 ",无疑是对零跑过去十年埋头苦干的误读。
热烈的市场反响,也倒逼零跑汽车努力提升产能。今年 9 月 25 日,零跑汽车宣布第一百万台整车正式下线,成为继理想后第二家达成百万目标的中国新势力车企,再创一项里程碑式纪录。
更值得关注的是,零跑汽车在这一进程中创造了 " 零跑速度 ",实现了新势力中 50 万台到 100 万台的突破,仅用时 343 天,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产销两旺,一方面说明消费者已经高度认可零跑汽车,零跑汽车正在进入市场的良性循环之中;另一方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零跑汽车的产量就超过 50 万台,证明了零跑汽车已经拥有强大稳健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从更深层次来看,零跑汽车的爆发,本质上是其体系力积累到临界点后的必然结果。与一些依靠单一爆款或营销事件驱动的品牌不同,零跑汽车的销量增长呈现出 " 全系开花、稳步攀升 " 的健康态势。这背后,是其产品矩阵日臻完善、供应链管理稳健、渠道能力扎实的综合体现。市场看到的 " 零跑速度 ",是水面之上冰山的一角,其水下部分是长达十年的基础搭建。
朱江明的阳谋
零跑汽车为何能够后来居上,成为新的行业引领者?这与朱江明选择的造车理念、造车路线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是在对于企业的定位上,朱江明在深刻洞察中国汽车产业的基础上,定下了从主流市场入手的策略,以颠覆性的产品力重塑大众化新能源市场格局,为全球用户带来高品质的智能出行体验。
因此,零跑汽车的崛起,绝非作为跟随者去模仿他人,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主流市场的 " 价值革命 "。朱江明,这位带有浓厚浙商 " 务实 " 与 " 精算 " 基因的 " 科学企业家 ",为零跑汽车制定了一条清晰而坚定的路线:" 更高配置、更优品质、好而不贵 "。
这看似简单的十二个字,在充斥着 " 豪华溢价 "" 科技炫技 " 的新能源赛场,实则是一种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朱江明的 " 阳谋 " 在于,他不用互联网的流量玩法,而是回归制造业的本质——通过极致的技术降本和效率提升,去 " 掀翻 " 传统价值体系的桌子。
其次是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零跑汽车一直秉持核心技术全域自研,多项技术实现了行业首创和领先。
零跑汽车在技术路径上持续推进全域自研,形成了多项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比如推出了八合一电驱,率先实现了 CTC 技术的量产,并在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上打造出四域合一的方案……零跑汽车引以为傲的全域自研,其最终目的并非只是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是为了掌握成本的主动权。当核心零部件不再受制于外部供应商,零跑汽车便能够以更高效率重构 BOM(物料清单)成本,在产品定义上实现 " 越级配置 " 和 " 成本定价 " 的平衡。
经过多年的对外传播,零跑汽车已经将 " 核心技术自研 " 的形象,深深印在消费者的脑海中,让市场对其技术能力形成了清晰的认知。
再次,核心技术自研带来的成本可控,使得零跑汽车能够喊出 " 让顶配科技驶入更多老百姓家里 " 的口号,并让其落到实处。在理性消费时代来临的今天,这种 " 技术普惠 " 的价值主张,精准地击中了最大范围的消费群体。
" 选车看零跑 价值有参考 "" 智能看零跑 选车新参考 " 等脍炙人口的销售口号,更是深入人心,让没有互联网基因、不自带流量的零跑汽车,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关注和支持。
企业定位、产品技术与销售策略上的成功,不仅让零跑汽车在市场端迎来爆发,更让其快速获得了自我造血的能力。2025 年上半年,零跑汽车宣布实现半年度盈利,成为中国第二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这一信号至关重要,它标志着零跑汽车已经跨越了 " 生存线 ",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通道。实现盈利的背后,是零跑汽车技术自研带来的毛利率改善与规模化效应带来的固定成本摊薄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零跑汽车的每一次销量增长,都在为其带来更坚实的财务基础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形成了一个 " 技术 - 规模 - 盈利 " 的黄金三角正向循环。这无疑给市场和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长期可行性。
" 零跑现象 " 的行业启示
零跑汽车的百万下线,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积累,更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质量标志。其产品线覆盖 A、B、C、D 四大系列,构建了完整的产品矩阵,这保证了其销量的均衡与健康,而非依赖单一爆款的 " 偏科生 "。同时,在国内市场稳扎稳打之际,零跑汽车以 " 轻资产 " 出海模式成功撬动欧洲市场,在德、法、意、西等汽车工业腹地跻身前列,展现了其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全球适应性。
" 零跑现象 " 给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几点核心启示:
" 快 " 与 " 慢 " 的辩证法:零跑汽车证明了,在需要长期投入的硬核制造业中,围绕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的 " 慢功夫 " 才是最终决定市场地位的 " 快车道 "。浮躁的、追求短期声量的玩法,在长周期、重资产的造车事业中难以为继。
" 用户价值 " 是终极护城河:当行业竞争从比拼参数回归到用户体验,零跑汽车 " 好而不贵 " 的产品理念所塑造的极致性价比,成为了最坚固的品牌护城河。它抓住了消费者 " 理性决策 " 的核心诉求,将 " 价值有参考 " 变成了自己的品牌标签。
" 规模化盈利 " 是生存底线:资本市场和行业竞争已进入下半场,讲故事无法再换来无限输血。零跑汽车率先实现盈利,为新势力树立了又一个标杆——必须尽快形成自我造血能力。活下去,并且健康地活下去,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月销 6 万、产量超百万的优异表现,标志着零跑汽车稳健迈入规模化发展的全新时期。从 "0" 出发的零跑汽车,已经跨过 "1",进入 "1 到 100" 的新阶段。现在的零跑汽车,已经不是那个在赛道边缘默默无闻的 " 跟跑者 ",市场对于零跑汽车的原有认知正在被打破,一个受人尊敬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在向我们走来。
十载耕耘,百万基石。零跑汽车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务实和长期主义的生动案例。它没有选择最容易吸引眼球的捷径,而是选择了最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那条路。朱江明用制造业的精密和实干精神,回应了 " 何为造车 " 的本质追问。
如今,拥有百万用户基盘、实现规模化盈利、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的零跑汽车,已然具备了与特斯拉中国、日产汽车中国等传统豪强 " 掰手腕 " 的实力与底气。它的成功,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胜利,更是浙江乃至中国制造业在动能转换中,依靠创新与务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零跑汽车的 " 华丽转身 ",预示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正进入一个更深刻、更考验内功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