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0 日,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百科联合出品的《80 年,80 件》智能体和 3D 文物词条正式上线。项目依托百度文心大模型技术,联动百度百科,通过 " 文心智能体 +3D 文物词条 " 形式,整合权威抗战文物资料,实现文物数字化、故事化呈现,让 80 件抗战文物 " 活起来 "。
据了解,《80 年,80 件》专属智能体基于文心大模型 4.5 多模态模型构建的智能体,不仅能够精准响应用户提问,还能主动引导用户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多层次信息。例如,当用户对白求恩使用过的 X 光机产生兴趣时,智能体不仅提供该文物的具体信息,还能延展讲述白求恩的生平事迹、抗战时期的医疗条件,甚至还原战地救治场景,让用户仿佛亲历那段艰苦而光辉的岁月。
例如,当用户关注到台儿庄大战中缴获的日军手摇报警器时,智能体不仅能够解释这台报警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还能结合 3D 词条展示报警器的各个部件,并动态演示其操作过程。此外,智能体还可以引导用户深入了解台儿庄大战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以及这场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意义。用户可以通过智能体的讲述," 走进 " 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中国军人英勇抗敌的壮烈情怀。
基于文心大模型 4.5 在多模态理解及逻辑推理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该智能体实现了更深层的语义理解与更具温度的情感表达。不仅能够响应用户的直接问题,更能主动识别其潜在的历史认知需求,通过多轮交互与情境延展,将文物、人物与时代背景有机串联,构建出一个 " 可追问、可感知、可沉浸 " 的数字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