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文汇 16小时前

全网关注的挖机小何,为什么人们舍不得他走

挖机小何火了。他只身一人开着挖掘机走遍云贵川藏,填坑开路,被粉丝和热情的警察 " 逮住 "。这就是一部现实上演的公路电影。

载具,往往是个体自我的延伸。《逍遥骑士》(丹尼斯 · 霍珀执导,1969 年)中的载具是哈雷摩托车,讲的是嬉皮士精神;《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大卫 · 林奇执导,1999 年)中,主角开着割草机就上路了,故事背景是美国中部农业州的大平原;《阳光小美女》(乔纳森 · 戴顿执导,2006 年)的载具则是大众经典 T 系列面包车,因为上路的是一整个疯癫的家庭。

而挖掘机,堪称当代中国的独特文化符号。我们都记得 "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 " 的大众调侃,都记得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时期轰鸣的挖掘机队伍。它是无数劳动者养家糊口的生产工具,自带最接地气的生活质感。中国人自古以来便以修桥补路为积德行善之举,当代中国更以大规模基建成就为傲。挖掘机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勤劳朴实的中国老百姓。

小何今年 38 岁。这个年纪的男人,需要一份公路片里的精神内核。公路片的核心,往往离不开 " 自我放逐 " ——从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关系中暂时抽离。中国人不习惯自我放逐,我们甚至无法让自己 gap(间隔休整)一下。我们不喜欢离经叛道、行差踏错。即便是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也都是行侠仗义、心怀 " 国之大者 " 为追求。

最初,小何的 vlog(视频日志)只是记录自己平时辗转于各个工地干活的日常。2024 年,眼见建筑行业日渐不景气,工程项目减少,工资收入缩水。很自然地,他产生了些许自我怀疑。刚上路时,他告别家人,离开接活的工作圈子,只带了很少的随身物品,试着放空一切。

挖掘机的最高时速约 30 公里,比一辆小电驴(电动自行车)快不了多少。以这样的速度前行,连灵魂似乎都能跟着放空。在长达两万多公里的旅途中,小何始终秉持着善良与热心,为沿途的人们提供帮助。当遇到运煤车翻倒,他主动帮忙捡煤块;看到遇险车辆,用挖机将其吊起;小学水管爆裂,他积极参与抢修;他还为牧民挖沟防洪、清理涵洞泥土……

随着旅途的深入,这位 " 清障侠 " 的挖机里逐渐 " 变满 " 了——有粉丝投喂的饮料和土特产,有民警赠送的警示标志筒和安全帽,还有路上捡到的、浑身脏兮兮的小狗。后来,甚至挖掘机厂商都为他赞助了一台新的挖掘机。由满变空,再由空变满,在这份 " 满 " 中重新锚定自我,他终于找回了内心的方向。

在人生的旷野上,我们每个人或许都需要不断寻找自我——这,或许正是 " 上路 " 的深层意义。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