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外埠龙头出手本土小军工!
8 月 13 日,广东籍军工电子龙头甘化科工(000576)斥资 3.88 亿元拿下省内 B 档后备企业西安甘鑫科技 65%股权,溢价率 499.22%,意在开拓光电成像系统技术。
我们注意到,汇集省市财政、中国交建(601800)、陕文投集团的亿元基金 " 交科创投 " 在 2022 年曾以 " 唯一外部战投 " 投资 1000 万元,交易落地后也将浮盈超 50% 顺利退出。
该基金管理人为陕文投资本。
01
温商入主:借并购转型
甘化科工来头很大,作为一家 " 国转民 " 公司,前身系周总理建议开办的 " 江门市甘蔗化工厂 ",1959 年正式投产。当时凭借从波兰引进的双碳酸法制糖技术,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与国外资本及技术合作共建的项目,日产蔗糖 600 吨,一举打破 " 亚洲第一糖厂 " 纪录。
改开以后,公司逐渐褪去光环。虽在 1994 年迎来上市高光时刻,但终因技术滞后、体制僵化而积重难返。1998-2010 年合计净亏超 4.78 亿元,2007 年后遭遇 ST" 戴帽 ",一度沦为 " 壳资源 "。
2018 年,又迎二次转型。
彼时,上市公司押注军工领域钨合金材料与特种电源制造,先后斥资 10.14 亿元,摘下 " 辽宁首批瞪羚 " 含能金属和 " 四川小巨人 " 升华电源两家军工厂控股股权。此外还参股了锴威特(688693)等多家红外制导及第三代半导体公司。
密集出手成效显著,也尝到了 " 收购的甜头 "。
2018 年后,公司逐步淘汰毛利率不足 1% 的制糖业务,2022 年正式关停。伴随着的是,期间公司特种电源、军工钨合金业务分别高增 200.9%、119.02%,主业占经实现三七开。
二是军工毛利领先同业均值;
三是重构了自身研发体系;
2018 年是分水岭。此前公司的科研投入仅占自身营收 1% 不到,年平均支出约 691.35 万元。之后则以年均 57.08% 的投资增速,累计研发投入超 3.47 亿元,目前电源产品已实现 100% 国产化。
结合甘化科工的重生,其关键即通过合理并购实现转型。而本次拿下甘鑫科技,则已进入协同阶段。其中甘化科工主攻机载、舰载特种电源领域,甘鑫科技又主攻弹载、无人机领域的微电路模块业务,双方产品谱系顺利互补,客户资源亦得到同步优化。
02
择机退出:浮盈 500 万元 +
视线转回甘鑫科技。
这家成立于 2014 年的 " 民参军 " 企业,现已凭借特种光电产品等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跻身西安首批军民融合企业行列,且连续入选省级 " 上市后备 "。
除技术能力外,其业绩突出表现也为本轮估值奠定了基础。
据公司创始人杨牧透露,过去 10 余年,他们一直保持着每年 10% 以上的增速。2025 年 4 月开始爆发:累计实现营收 3578.70 万元,达到去年全年的 54.88%;净利润 1241.97 万元,达到去年全年的 4.38 倍。
只是,在 2011 年底,杨却因各种原因从体制内辞职,并在 2014 年牵头成立了甘鑫科技。并基于多年一线市场经验,很快取得了军工生产所需的各项认证许可,并陆续推出军用微电路模块,光学成像系统等多条产品线,2022 年甚至还进入了北斗卫星产业链。
只是,资金压力始终如影随形。为此,杨牧一方面采用 " 西安甘之合 "" 海口盛控 " 的员工持股计划,吸引 14 名高管参与,合计持股超 24.28%;另一方面又借搬迁中交科技城的契机,引入产业园配套基金 " 交科创投 ",以增厚现金流储备。
而后者,恰是惟一一次创投出资的机会。
作为基金的管理人,陕文投表示:原本是打算推动甘鑫科技 IPO 的,但考虑到当前政策收紧及军工板块融资环境变化,通过并购退出不失为更优选。
金融棒棒糖认为,与其在漫长等待中一味地追求 20-30 倍高收益,还不如在合理估值范围内 " 随行就市 " 先行退出。毕竟,也是另一种耐心:积少成多,慢慢做嘛。
03
退出临近:并购 " 解局 "
在金融棒棒糖看来," 交科创投 " 的确打了个好样。
据不完全统计,以省内某两支母基金为例,超 25 支子基金进入存续期尾声,约占其全部子基金的 28.09%。不少 "5+2" 或 "3+2" 期限的基金快临近退出。而从全国来看,浙江、广东等多只母基金已感受到了 " 堰塞湖 " 压力,甚至因招聘律师(计划起诉 GP)而引发大量关注。
事实上,仅今年前 8 个月,省内就至少有 5 起并购案例:从年初烽火电子(000561)收购长岭科技,到 6 月陕西有色收购天策新材料、宝钛股份(600456)协同整合万豪钛金,行至 7 月,则出现了西测测试(301306)收购 " 洛阳西测 "、华创生活(873207)收购绿波物业。
显然,陕西 " 并购退出潮 " 已然涌动,尤其以上市公司为主体,跨区域、跨层次的产业大整合为代表,意味着共识在逐渐形成:并购退出正成为破解本土创投基金退出难的关键选项。
一是技术路径高度聚焦,多数企业深耕单一细分赛道,虽形成专业优势,却也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
二是订单周期性波动显著,受军工行业 " 集中转场 " 模式影响,保障稳定现金流对创业者形成了一定挑战;
正因如此,这些 " 小而专 " 的本土小军工才会成为上市龙头眼中的优先标的,在推进 " 全国统一大市场 " 的深入动作中,跨省并购有望成为现象级事件,对 " 投军工 " 的本土基金来说,亦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来源 / 金融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