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烟裹着火焰往上蹿,玻璃碎片撒了一地,墙壁受损严重,到处都是惊慌躲避的人。这里不是加沙,是卡塔尔首都。
而空袭卡塔尔,这含义可就不一样了。
美国常借助卡塔尔的调解能力斡旋地区冲突,而卡塔尔更是加沙停火谈判的关键斡旋方。
最讽刺的是,被轰炸时,哈马斯高层正坐在大楼里与卡塔尔商量加沙停火条件。
一边谈和,一边轰炸,这明摆着是把国际规则踩在脚下。面对舆论,以色列却搬出美国做挡箭牌。
事后,特朗普致电卡塔尔国家元首,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度发生。但以方选择无视,再度发出威胁。内塔尼亚胡警告称," 包括卡塔尔在内所有窝藏犯罪分子的国家,务必驱逐他们,或将其绳之以法。如果你们不这样做,以色列就会这么做。"
美军雷达却集体 " 失明 "?
特朗普称没有提前收到以色列发动此次袭击的通知;内塔尼亚胡则称袭击是一场完全独立的行动,以色列对该行动负全责。
似乎是急于撇清关系,特朗普还补充称 " 得知时为时已晚,无法进行干预 "。
这 10 分钟的时间差,让美国所谓的 " 立即通报 " 更像是刻意安排。
更令人疑惑的是,美国如此强大的军事能力,为何会眼睁睁看着盟友遇袭?
在卡塔尔的美军基地部署着 " 爱国者 " 和 " 萨德 " 等多型先进防空反导系统,这让许多媒体都表示质疑:美国竟然没发现以色列战机逼近,这话谁信?毕竟约 15 架非隐身战机,无论是 " 直扑 " 卡塔尔,还是绕道叙利亚、伊拉克,理论上都难逃过驻中东美军的监视。
6 月,伊朗空袭卡塔尔美军基地,美方大肆宣扬这里的美制武器 " 无敌 ",如今面对以色列的空袭,怎么就沉默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 卡塔尔首都弥漫着强烈的震惊和背叛感 "。14 至 15 日,卡塔尔将举行阿拉伯 - 伊斯兰紧急峰会,商讨本次遇袭事件,希望形成 " 集体的地区回应 "。
当卡塔尔这样的美国亲密盟友都能遭到以色列的攻击,这让外媒纷纷猜测以方下一个目标会是谁?毕竟在美方的 " 有色眼镜 " 里,盟友也分三六九等。
当 " 盟友 " 公然轰炸 " 盟友 ",当雷达 " 选择性失明 ",究竟是谁在纵容这种践踏国际规则的行径?在亲密关系和利益捆绑面前,难道任何一国的主权都可以成为随意牺牲的代价?
老人录视频遗嘱将房产留给儿女,为何被法院判定无效?关键在这→
监 制丨李绍飞
编 辑丨单镜宇
审 校丨天明
来 源丨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