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三易生活 2小时前

想要靠兴趣拓圈的小红书,找来星巴克做“搭子”

小红书的转型之路,走得很坚决。此前在 7 月初,小红书方面在毫无预告地情况下宣布进行品牌升级,由 " 生活指南 " 升级为 " 生活兴趣社区 "。过去的两个月里,他们不仅打造了全球首座 " 痛岛 "、推出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 "RED LAND",还将线上的 " 友好市集 " 带到了线下。

就在近日,小红书又找来星巴克合作。据了解,小红书和星巴克将携手开启 " 兴趣社区空间 " 独家全面合作计划。具体而言,星巴克将在全国范围内选出 1800 余家门店设置 " 兴趣社区空间 ",围绕宠物、手工、骑行和跑步这四类兴趣展开,并由具有相同兴趣的星巴克伙伴运营。

而小红书则将为相关线下活动与兴趣内容提供更多的流量和曝光,同时通过其 " 地图 " 功能,用户也能找到身边的星巴克 " 兴趣社区空间 "。

其实小红书盯上 " 兴趣社区 " 的原因,或许并不复杂。毕竟维护社区氛围与平衡商业化,始终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换而言之,想要实现快速商业化,就必须让社区也同步成长起来。

根据 Quest Mobile 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从 2022 年到 2024 年,虽然小红书 MAU 在持续增长,但增速已经有所放缓。而且从绝对值上来说,小红书的用户规模较抖音、快手等平台显然还有一段距离,此外在用户结构上,男女比例失衡等也一直是笼罩在小红书头上的阴云。

事实上,此前在 2024 年底就曾有消息显示,为了解决用户增长这个燃眉之急,小红书已经启动地推拉新活动。

之所以选择 " 兴趣 " 来作为拉动社区增长的方式,用小红书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 " 兴趣 " 被明确提出之前,兴趣圈层就已经存在,只是没有被重音标注。也就是说,小红书这次将 " 兴趣 " 与 " 社区 " 并列,是对用户行为变迁的回应。

相关数据显示,二次元、游戏作为当下年轻人重要的兴趣和生活方式之一,相关内容正在小红书快速发展。过去一年相关笔记的发布量在所有品类中排在第三和第四,同比分别增长 175% 和 168%。

另一方面,以往 " 有用 " 这一用户心智在为小红书带来种草优势的同时,也限制了用户参与讨论,毕竟并非人人都能生产出对他人 " 有用 " 的内容,例如指导性的攻略、有洞见的观点,哪怕只是博人一笑、也需要给他人带来欢乐。

但兴趣则不同,它可以没有用,也能毫无指向性,却代表着用户最真实的心情与体验,背后则是更紧密的情感连接。而且兴趣背后是更深度的用户黏性和时长消费,这两个指标的增长,就直接连着社区的生命力。

用小红书社区市场部负责人白板的话来说," 无论何时,社区的 UGC 内核不会改变,坚持给予每个用户平等的表达机会 "。简而言之,借助兴趣实现扩圈,符合小红书一以贯之围绕 UGC 做增长的逻辑。

至于盯上 " 兴趣社区 " 的小红书为什么要从线上走到线下,是因为一方面通过线下活动、线下空间,小红书能实现线上社区实体化化、内容体验立体化,让数字世界的连接变为现实世界的互动,从而进一步增强用户的归属感。进一步来说,这些线下活动、线下空间也可以成长为 IP,本身便蕴藏着商业机会,最好的例子莫过于 B 站一手打造的 BiliBili World。

当然,小红书想要靠兴趣实现破圈,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别的不提,就拿小红书与星巴克的此次合作来说,虽然星巴克此前就以第三空间著称,但其以往并未专门针对兴趣交友场景展开尝试,而小红书更是首次尝试打造这类线下空间。并且与 "RED LAND" 不同,这类线下空间不追求爆发量,更看中稳定经营、细水长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小红书始终一直在强调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机制,每天将超过 50% 的流量给到千粉以下用户。但在打造多元兴趣社区,并几乎要干掉垂直社区的同时,包括小红书在内的诸多内容平台,近年来也在鼓励创作者进行垂直化创作。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培育垂类创作者,平台就能形成内容端的差异化。而且垂直领域的内容也往往具有明确的商业价值,更容易与广告主需求对接。

然而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无疑是复杂多样的,这也就意味着小红书想要通过兴趣二字激励 UGC,就需要避免因为过于追求内容创作的垂直化,伤害到普通用户的表达欲望。即便退一步来说,如果内容无法被更多用户看到,那么对于小红书而言,这一内容的价值势必就会大打折扣。

此外,任何平台在扩张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用户心智被稀释的风险。如今小红书大力投入这些新兴兴趣群体,与其既往核心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就难免会存在差异,所以如何处理不同用户群体间的需求,也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说到底,小红书的兴趣破圈之路,依旧还是一场关于平衡的无限游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