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BusinessCars 2小时前

135.5 万辆背后,长安汽车用“科技生态”重构中国汽车竞争逻辑

当对手还在卷价格时,长安汽车已用日均 19 件专利重写游戏规则。

七月骄阳炙烤着中国车市的价格战场,当多数品牌仍在用降价维系销量时,长安汽车交出的成绩单却透露出另一种逻辑,2025 上半年 135.5 万辆的销量创八年新高,其中新能源车型半年销量达 45 万辆,同比增长 48.8%,远超行业均值。

同时,135.5 万辆的背后,是长安汽车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混动市场和纯电市场共同发力的成果。

这份看似传统的销量报告里,藏着一个颠覆性事实——长安汽车的爆发并非来自价格镰刀,而是源于技术仓库的集中开闸。

长安汽车正在逐步从制造型车企,转变为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用技术来重写市场竞争规则,用体验链重构,让用户为 " 科技平权 " 买单。

产品矩阵重构市场格局

拆解长安汽车 135.5 万辆销量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燃油车、混动车型还是纯电车型上,长安汽车都有销量担当的拳头产品,而且在五大板块的组合下,正形成像拳头一般的合力,冲击着现有的汽车市场。

在不被市场所重视的燃油车领域,长安汽车正在默默耕耘,都说中国汽车是在新能源上弯道超车,殊不知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国产汽车也在悄然超越。

长安引力凭借 CS75 系列继续稳定输出,和 UNI 系列产品的综合实力,逐步成为燃油车市场的主流。

在面对新能源市场,长安汽车更是打出了启源、深蓝和阿维塔三大品牌的组合技,用技术创新改写着市场竞争的规则。

在高端市场,通过像阿维塔 06 这样的爆款车型,拿捏着消费者的痛点,凭借软硬件解构的研发模式,让消费者在 20 万元级的车型上就能享受到华为乾崑智驾。

依靠生产结构的优化,阿维塔实现了技术普惠,在产品矩阵的影响下,阿维塔已经实现连续四个月,月销破万辆的成绩。

除了在中高端市场进发,长安汽车更注重普惠型车型的研发,长安启源凭借着亲民的定位,实现了 6 月销量 38771 辆的成绩,其中启源 Q07 更是连续多周登顶 25 万元新能源中型 SUV 销冠,正式交付一个月就实现了破 20000 辆的成绩。

长安启源 Q07 热销的背后是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技术上的领先,搭载的金钟罩电池,能够实现高能量密度和宽温域的使用,而且平台化电池包的研发使得启源 Q07 的电池包,较传统方案减薄 15%,既保证了整车空间,又能提供综合续航超 1400km 的超长续航。

作为独立的深蓝品牌,通过打造热门车型深蓝 S09,重新定义了六座 SUV,实现了销量的再度突破,6 月交付 29893 辆。

深蓝 S09 在搭载华为全家桶的情况下,仍将成本压缩至 30 万区间,性能反升 70%。技术协同产生的复利效应,让长安在价格战时代获得罕见的溢价能力。

在长安汽车创新高的销量数据背后,还有一组傲人的成绩,这才是长安汽车销量向上的原动力。

长安汽车正在用专利密度构建增长飞轮,日均 19 件专利申请、70% 发明专利占比、2 万项全球专利布局,这相当于每天诞生一个初创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储备。

在 2 万项全球专利的推动下,长安汽车半年时间内推出了多款爆款车型,深刻的影响着市场。

当对手还在盘算单车利润时,长安正用专利壁垒、开源生态、数据反哺构筑 " 技术复利三角 ",实现不同于价格战低级内卷之外,新的增长方式。

三大计划,突破市场

爆款推出的背后,是长安汽车对于长期战略的坚定执行,长安汽车根据不同方向的市场需求制定了三大战略计划,计划平稳的推动,助力了长安汽车销量的快速跃迁。

面对新能源汽车需求,长安制定了 " 香格里拉 " 计划,通过系统性方案破解能源焦虑。

长安的新能源战略远不止于电动化替代,而是构建覆盖能源获取、存储、利用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今年 2 月,长安汽车发布了智能化时代下的 " 北斗天枢 2.0" 计划,标志着智能化战略进入新阶段。这一计划的制定,已超出传统车企的迭代范畴,是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转向科技企业的跨步。

特别是打造的 SDA 平台,实现了天枢智驾辅助系统与天域座舱的双智能化,打破汽车设计的壁垒,实现了从底层架构的智能化,配合天衡底盘的机械解耦,更突破汽车驾驶的固有限制。

除了技术的积累,长安汽车更是在重塑中国汽车出海,依托海纳百川计划,逐步构建起全球化的智能汽车生态,超越简单的出口贸易,以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的本地化,实现汽车出海新模式。

如今,海外市场已经成为长安汽车新的增长点,上半年 135.5 万辆的销量中,海外市场贡献不止是销量上的突破,更是新商业模式的成功。

5 月泰国罗勇工厂投产仪式上,一辆深蓝 S05 右舵版驶下生产线,标志着长安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启用。该工厂将辐射整个右舵市场,未来生产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车型,实现本土化研发、生产和服务的闭环。

同时,长安汽车更在努力提升海外汽车的话语权,通过国际专利申请,积极融入到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之中,三年内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 240 余项。主导制定的 ITU 国际标准(ITU-T Y.4475),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数据交互框架。

可以说长安汽车的出海是站在更高维度的布局,通过技术标准的输出,将中国标准推动成为世界标准,海外市场的成功也证明,优秀的造车标准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长安汽车的半年成绩折射出汽车产业竞争规则的根本变革,行业价值正从 " 产能规模 " 转向 " 专利密度 ",这种转变直指行业淘汰赛的本质,电动化普及使三电技术趋同,决定胜负的将是智能化与全球化能力。长安用实践验证,发投入不是成本而是投资,专利不是壁垒而是通行证。

长安汽车的长期目标在 2030 年愿景中清晰可见,实现总销量 500 万辆,数智新汽车占比超 60%。

135.5 万辆的半年销量,对长安而言只是新征程的起点。当对手还在为月度销量排名角逐时,长安已开启一场更深刻的变革,用科技生态重写游戏规则,让中国技术标准成为全球智能汽车的默认选项。

透过长安的实践,中国汽车产业或许能找到集体突围的路径,以技术自研打破壁垒,以生态合作重塑价值,以全球化视野改写规则。

长安汽车用行动证明,当科技生态成为基础设施,增长便成为必然结果。

BusinessCars

BusinessCars

玩味汽车,解码商业!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