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那日苏
制图 | 澄澈 校对 | 朝乾 编辑 | 哈
贵州的饮食文化,一直拥有独特的风味和气质,在中国美食地图上独树一帜。尤其是省会贵阳的美食,既结合了贵州各地的口味,又以独特的风物作为原材料。其味道,被人用" 清奇古怪 "来形容。
贵阳美食如何清奇?怎么古怪?让我们随着大型风物美食文旅节目《寻味山海》的镜头,走进贵州的多彩大地,揭示贵阳风味美食的基因密码。
从一份蘸水开始,品品贵州的味道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独特的山林,孕育出独特的风味
如果问贵阳的味道为何独树一帜,答案就藏在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里。
贵州是中国平原面积最少的省份,山地丘陵占比超过八成。而且四面环山:北有大娄山、西有乌蒙山、南有苗岭、东有武陵山。这些山脉形成了天然的地理屏障。
▼
刺梨便是其中的代表,这种浑身带刺的野果,富含维生素 C,被称为 "维 C 之王",尤其适应贵州酸性土壤和温凉气候。过去的山民们,会在秋季挎着竹篮采摘刺梨,用蜜糖腌制成酱,既保留了果酸的清爽,又锁住了山野的营养。
" 独黔中有之,移于他境则不生 "
刺梨已成为贵州省特色产业之一
水流从峡谷中穿越而过
山水之间,还藏着另一种贵州风味
这种鱼肉质紧实,而且体内富含难得的硒元素,不管煎炒煮炸,都有极致鲜美的味道。
" 淡水鱼中的极品 "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这里的辣椒在相对充足的日照与适宜湿度下,形成了辣味柔和、香气浓郁的特点。
花溪辣椒的辣椒素的含量并不高
入口温和不刺激,还有丝丝回甘
贵阳周边纵横的山地、幽深的峡谷与遍布的喀斯特地貌,赋予了食材无可复制的风味。这些带着山水气息的风物美食,与其说是贵阳人厨艺的结晶,不如说是自然对这片土地的馈赠,是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共同烹饪出的味觉享受。
来自山野的味道
" 清奇古怪 "这四个字并非贬义,而是对贵阳独特物产,极致风味和融合哲学的传神概括。
清,是贵阳风味的底色与根基,来自贵州未经破坏的生态环境。作为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贵阳群山环抱、溪流清澈,亚热带季风气候又让这里植被丰茂,几乎没有工业污染的土地与水源。
贵阳红枫湖一览
这些未被驯化过的食材,正是贵阳饮食 " 清 " 的核心。
而奇,则是独特环境造就的食材个性。节目当中出现的浑身是刺的刺梨、形如紫笋的 " 亚洲人参 " 阳荷、以及生长条件苛刻的各类山珍。
阳荷有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等多种药用功效
(图:《寻味山海》贵阳篇)▼
古,意味着贵州的饮食文化由来古老,其烹饪技巧风味偏好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如在贵州山野里发现的奇特食材应当如何去调理,不管是熬煮、晾晒还是清蒸,都源自于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代代相传的智慧。
把果肉厚薄均匀,水分充足的花溪辣椒烤出焦香
贵州人真的太会吃了
无论是节目中出现的 " 怪噜鱼 " 还是现实中广受当地人欢迎的 " 怪噜饭 ",都是各种食材和调料大胆混搭的产物。
" 怪噜 " 也就是奇怪的意思
奇怪的好吃,又何尝不可?
贵州多民族聚居,汉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等饮食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这种包容 " 怪味 "、创造 " 复合味道 " 的胆量和智慧。
而蘸水文化更是将这种 " 怪 " 的思路发挥到极致:一碗简单的食物,可以通过蘸水调配出千变万化的个人风味,体现了极大的饮食自由度和包容性。
蘸水,贵州人的 " 第二道锅 "
保存与烹饪的智慧,渐渐演变成口味偏好:鲜能凸显食材本味,辣能驱散湿寒,这是贵州人顺应自然的饮食哲学,正是这种哲学塑造了今天贵州美食的模样。
启程山海,寻味风物
《寻味山海》贵阳篇的热播,把酸汤的醇厚、辣子鸡的浓香和素瓜豆的回甘,都用一种鲜活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它以贵阳的风味物产与地道菜肴为媒介,展示贵州这片山水当中人情的温度、记忆的分量。让观看的人们在垂涎滋味的同时,也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深层价值。
为何一档美食节目能让人如此共情?答案藏在它的叙事里。不同于普通美食节目对色香味的单一呈现,《寻味山海》贵阳篇并不孤立地谈吃,而是始终在追问:味道从何而来?
拍贵阳辣子鸡,不只聚焦锅中翻滚的鸡肉与花溪辣椒,更镜头一转,跟着农户走进山地,看辣椒是从什么环境中长出来的,农民如何挑选成熟度刚好的辣椒;
好山好水好食材做好菜
一套捕鱼小技巧看是看会了
但即使是老练的当地人,能捕到的光唇鱼也是寥寥无几
当美食与土地、文化、人情交织,节目便不再是简单的味觉展示,而是对地域文化内核的深度挖掘。这种寻找味道来源的叙事,让观众看到的不只是一道菜,更是背后人如何与自然相处的故事,共情便由此而生。
走进田间山头,寻找食材的源,人与土地的连接
贵州的自然条件,看似是一种限制," 地无三里平 " 限制了大规模农耕," 天无三日晴 " 带来了潮湿与不便。但生活于此的人们,却将这些限制转化为创造的源泉,于是有了糍粑辣椒、怪噜鱼等等别具一格的地道菜肴。
《寻味山海》还让贵阳的风物美食,成为了打开地域文化的钥匙。对本地观众而言,节目里的酸汤、素瓜豆、辣子鸡,是童年记忆里外婆的灶台、山间的嬉戏,是与故土无法割裂的情感纽带。
夏天,贵州家家户户都要吃的一道菜
它告诉我们,一盘家常菜背后,可能蕴藏着一座山的高度、一条河的清澈和一座城市的历史。节目所发掘和呈现的,正是这种人与土地之间最深情的联结,而这,正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人类共通故事。
*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