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包括普惠金融在内的 " 五篇大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金融 " 五篇大文章 " 作了再部署。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 " 五篇大文章 " 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高度绘就普惠金融发展蓝图。2024 年 6 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 6 月,金融监管总局、央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国网财经重磅推出《扎实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专栏策划,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能力和水平,助力金融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中国人寿财险
近年来,金融业积极融入国家战略,通过改善民生、惠民服务不断书写 " 金融为民 " 的时代答卷。金融 " 三驾马车 " 之一的保险,亦在紧跟国家战略、行业大势,融入到普惠金融这篇 " 大文章 " 之中。
2023 年 10 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简称《实施意见》 ) ,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尤其提到要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为普惠保险描绘了发展路径。
2024 年,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简称《指导意见》 ) ,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保险发展体系,并明确丰富普惠保险产品服务等方面工作,为普惠保险驱力前进提供了航向。
2024 年 9 月,国务院发布 " 新国十条 ",再一次明确保险业的主旋律是服务民生、服务实体经济、深化改革开放,这也再次为保险业发力普惠保险提供了政策支持。
一幅普惠金融的美好蓝图勾勒得越来越清晰,金融主体有了更具象的 " 施工图 ",身为金融央企的中国人寿财险始终将普惠金融作为战略重点发展方向,从产品、服务、资金支持、社会帮扶、科技赋能等多方面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顶层设计 凸显普惠金融 " 大格局 "
普惠金融,一头连着群众生活的 " 小日子 " 和企业经营的 " 小生意 ",另一头连着经济发展的 " 大格局 ",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缩小贫富差距,提升社会稳定性,还有助于提升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感。正因如此,普惠金融成为指引一众央企、国企前进的航向标。
就中国人寿财险而言,始终把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放在首位。2023 年,为贯彻党中央关于普惠金融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制定下发了《中国人寿财险普惠保险业务发展方案 ( 2023-2025 ) 》,明确了发展目标、建立了联动机制,并确定了 15 项具体工作任务,按阶段对实施落地情况进行追踪;2024 年,进一步将普惠金融工作推向纵深,全面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印发《中国人寿财险 2024 年普惠保险业务发展工作指引》《中国人寿财险关于做好普惠金融 " 大文章 " 的工作方案》。
凡此种种表明,中国人寿财险立足新发展阶段,努力从顶层设计构建普惠金融新发展 " 大格局 "。透过 2024 年数据来看该公司在顶层设计指导下的相关工作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方面,为 1665.27 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 6784.13 亿元,为近 314 万户次重点人群提供返贫致贫风险保障 7895 亿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服务中小微企业 165.6 万家,提供风险保障 122.6 万亿元;累计支持 2729 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金额 63.64 亿元。加强新市民新业态等重点群体保障方面,为 291 万农民工提供 1453 亿元工资保障,为建筑企业缓释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 145.3 亿元。全年累计为新市民新业态群体提供风险保障近 1600 亿元。服务健康中国方面,截至 2024 年累计参与 " 惠民保 " 项目数量超过 334 个 ( 包含续保项目 ) ,提供超过 56 万亿元风险保障。" 惠军保 " 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累计为全国 1700 余万人次退役军人及其亲属提供了风险保障,风险保额超 36 万亿元。" 惠工保 " 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累计为全国 81 余万人次职工提供了风险保障。
丰富产品体系 构织普惠金融 " 保障网 "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于保险保障的需求日渐多样,加大产品研发,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保障需求,成为保险公司努力的方向之一。监管部门也鼓励保险机构加大普惠保险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尤其是《指导意见》中给出了明确的方向。
为响应政策号召,中国人寿财险不断完善普惠保险产品品类,推出 " 孝安心 "" 关爱脑健康 " 等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 学平乐 "" 学意乐 " 等学生儿童类产品," 女神守护保 " 女性特定癌症产品," 店家财安心 "" 餐饮业守护神 " 等小微商户产品,以及 " 新市民 365 安心保 "" 齐家保 "" 乡村振兴保 "" 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证保险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责任险 "" 社会应急力量专属意外伤害险 " 等多个服务普惠重点群体产品,供给覆盖了农村人口、老年人口、学生儿童、女性、新市民、新业态人群、小微企业等多个群体,满足不同客户的基本保障需求。
中国人寿财险地方分支机构也因地制宜,创新产品研发,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工作。例如,结合西藏地区特殊的储存环境,为藏式冰箱量身定制专属产品与服务;在四川野生动物致害事件多发的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及山区县域,推出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覆盖人身伤亡、医疗费用、财产损失、农作物损失和家畜死亡等多元风险;基于江西吉安市获批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重点推出乡村振兴农家保、农村家财险、" 中小企业守护神 " 等民生类保险产品;浙江省分公司则通过 " 网络安全保险 +" 项目等创新产品的推出,提升中小微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针对深圳小散工程数量多、分布广、施工安全难监管的挑战,中国人寿财险推出专项安责险产品,主动对接福田区住建局 " 智慧住建 " 平台,对 " 建工安责险 " 产品进行专项调整,优化保险方案,使其符合监管政策要求,既保障安全又协助政府解决管理难题。 厦门翔安支公司与当地中国人寿翔安公司共同开发 " 全家福关爱保 ",该产品由意外险、重疾险、家庭财产险组成,既满足农村生育家庭多元化保险需求,提高生育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家庭幸福安康。
可见,中国人寿财险正在通过丰富产品体系,来构织一张普惠金融的 " 保障网 "。
打造服务体系 响应普惠金融新需求
对于保险公司来讲,产品是核心,服务则是灵魂。作为金融服务业," 以客户为中心 "" 如何做好保险服务 ",是长期秉持并研究的课题。
在普惠保险领域,《指导意见》曾提出要提升普惠保险服务质效,可以从提供差异化服务、健全普惠保险管理机制、提升普惠保险服务质量、规范普惠保险代理和协办四方面入手,这成为保险机构提升普惠保险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向。
基于此,为响应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中国人寿财险一直在打造多元化的服务形式,打通服务 " 最后一公里 "。
据悉,中国人寿财险构建了以 "APP+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三位一体的 " 安心享 " 线上服务矩阵,聚焦客户全生命周期,围绕保险、服务、生活等打造了享保障、享服务、享关爱、享智能和享福利五大服务主题,支持客户自助投保、自助理赔、保单管理、在线客服、第三方增值服务等线上全流程服务。
为便捷服务三大普惠客群,中国人寿财险在 " 安心享 " 线上平台为老年、残障客户群体推出 " 关爱版 " 服务,交互体验方便简单,操作界面简洁易懂。
同时,中国人寿财险为 " 新市民 " 构建在线服务专区,立足新市民保障、出行、医疗、生活等核心需求场景,打造贴心服务、安心保障、生活关怀、资讯福利等四大服务板块;为企业客户打造在线服务平台,聚焦保单查询、理赔、批改等企业客户核心保险服务,补全企业客户线上服务业务版图。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已有 3.65 万家企业完成平台入驻,通过企业服务平台自助完成保单批改 51 万笔,自助查询保单 28 万余次。
民营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普惠金融关注的重点客群。长期以来,这一群体 " 融资难 "" 融资贵 " 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为有力帮助这一群体,中国人寿财险持续加大 " 政银保 "" 提放保 " 等模式推广。其中," 政银保 " 是中国人寿财险为破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探索出的一条有效路径,通过对接地方政府和银行方式帮助企业化解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从各地落地情况来看,截至 2024 年末,中国人寿财险江苏分公司累计为 600 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融资金额达到 19.47 亿元;福建分公司 2024 年通过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房屋抵押履约保证保险等险种为 2357 家小微企业主提供融资、增信支持超 36 亿元。
中国人寿财险还积极探索适应城乡融合发展需求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稳步推进 " 保险 + 信贷 " 模式助力产业兴农,增强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供给能力。2024 年,通过贷款保证保险为 102 个涉农主体提供融资支持 1.91 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财险还通过参与社会公益、社会治理等来打造民生服务保障。例如,中国人寿财险连续 4 年开展 " 星光少年 " 道路交通安全公益活动,参与人数已达 5 万余人,累计在线观看量 985 万人。山西、山东、陕西等分公司,积极参与道交救助基金服务工作,其中,山西省分公司作为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独家管理人,在参与社会治理突破传统政企合作模式,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社会协同的治理新格局,迄今为止,已累计救助交通事故困难家庭超 2 万户等。2023 年以来,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先后承办了德州、淄博、潍坊、济南、枣庄、济宁、威海、滨州市等 8 个地市 34 个县 ( 市、区 ) 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职工、居民 956 万人,提供风险保障 2.5 万亿元,支付长期护理费用 2.84 亿元,让 52 万人次的失能人员生活更加便利、人生更有尊严、未来更有希望。
注入科技力量 拓宽普惠金融可及性
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金融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科技已成为推动金融创新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科技力量的强化,也让保险服务触达更便捷,科技的应用也进一步拓宽了普惠保险的边界。从中国人寿财险来看,在发力普惠金融的路上,科技的加入让其金融保险服务变得更便捷。
例如,中国人寿财险创新构建了数字化客户体验管理体系,全面梳理了 121 条客户旅程 460 个触点,建立了 150 余项体验评价指标,涵盖产品、咨询、投保、理赔等服务流程全周期,实现了客户之声实时投放采集。
另外,中国人寿财险创新引入 "NPS+AI" 智能技术,运用国产深度学习框架构建情感量化模型,对百万级实时评价数据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和情绪分析,对各服务节点的客户反馈实现秒级识别、即时响应。
做好汛期风险减量管理,不仅直接体现保险企业发挥保险 " 两器 " 功能、" 三网 " 作用的政治担当,还直接体现保险企业做好普惠金融工作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落脚点。中国人寿财险充分运用 " 安心防 " 等先进科技手段,依托可量化的风险数据、地理空间信息和客户风勘结果等,从源头把控风险,精准风险防范,用科技手段解决灾害风险 " 看不清、看不全、管理难 " 的问题,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推送综合灾害预警信息超过 6700 万次。
从各地实践来看,科技的应用也大大提升了效率,或降低了风险等。为破解牲畜保险人工耳标验标存在误差、理赔慢、养殖户 " 融资难 " 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人寿财险研发 " 牛脸识别 " 技术系统,通过牛脸识别技术系统建立牛脸 ID 库,对牛进行电子化管理。目前该技术已创新升级为 " 牛脸识别 +" 应用体系,从保险应用向其他领域延伸共同开展数字化应用,延展出 " 牛脸识别 + 活体保险 "" 牛脸识别 + 活体贷款 "" 牛脸识别 + 质量溯源 " 等跨行业应用。该技术已经在广西、贵州、新疆、内蒙古等全国29 个省份落地应用,为超 365 万头牛建立专属档案,为畜牧产品质量溯源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有力推动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分公司立足主粮生产全流程,采用 " 保险 + 农保通 " 服务模式,通过综合运用保险、空间、气象、遥感等数据,对保中主粮作物的生长态势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提醒种粮农户自家地块气象预报,精准风险识别研判、总体风险评估。河北省分公司与河北省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开通了气象局数据对接模式,河北省气象局实时发布省内重大天气灾害预警,分公司及所辖地第一时间进行工作部署,并通知至客户,上下联动,全力做好全流程灾害预防工作。重庆长寿支公司扩大渔业天气指数保险范围,利用气象数据量化天气风险,为养殖户提供科学保障。
内蒙古分公司 " 暖商保 " 项目,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了一站式在线服务平台,企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网页端轻松完成保险产品的查询、购买、理赔等操作,无需繁琐的纸质材料和漫长的等待时间。北京市分公司将文旅保险业务模式同 "RPA+AI" 智能化技术相融合,创造性地建成了覆盖文旅保险业务全流程的文旅保险智能化平台,提供了标准化、可预期的智能服务模式,能够大幅度改善传统文旅保险服务的流程自动化和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处理时效。
科技加持之下,普惠保险不仅更普惠,而且更高效、更便捷,让 " 金融为民 " 插上了现实的翅膀。
" 普惠金融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 " 道出了保险的本质深意。
金融之 " 根 ",只有深植于民生土壤,才能蓬勃茁壮。在普惠金融领域,身为央企的中国人寿财险,正在扛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