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Inclusion · 外滩大会 H 馆无疑是最火爆的地方之一。走进馆内,你会看到 4 个巨大的 " 盒子 "," 盒子 " 里摆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还有正对画面的摄像头。每个被选中的创业者有 15 分钟时间,推门走进 " 大盒子 ",用产品或者理念打动投资者。而摄像头则会将直播画面滚动播放在大屏幕上,单刀直入的提问与直面痛点的交流,让路演弥漫着 " 现场答辩 " 的紧张气息。
科创与资本如何 " 高效握手 "?今年外滩大会首设 " 创投 Meetup" 板块,8 位顶尖创投机构合伙人现场坐镇,与 32 支硬科技创业团队 1 对 1 创投交流,用一种有趣的连接,助力创新项目从创意走向现实。
下午 1 点半,邓佳伟深吸一口气,走进贴着 " 智能硬件 " 标签的 " 盒子 ",成为首个体验 " 创投 Meetup" 的创业者。邓佳伟是 Sharing 创始团队成员,00 后的他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和很多人一样,选择来上海创业,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连续创业。
邓佳伟带来的项目仍处于极早期,他构想了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当你和别人握手的时候,两个人的数字名片就能在无形中交换,而传输的媒介是 " 社交戒指 "。他向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介绍,目前团队一共有 5 个人,正在进行第一代产品的研发,技术路径已经清晰,希望寻求种子轮的投资可能。王啸则从市场方向进行反问,如何进行品牌塑造?新的智能硬件如何让更多人接受它?走出 " 盒子 ",邓佳伟做了一个决定:是时候扩建团队,寻找商业化的人才了。
走出 " 盒子 ",张卓鹏发现自己成了一个红人,不少现场看直播的投资人、用户都纷纷围来加微信,他全都通过了,还有人问他要了购买链接。" 这就是我们来参加‘创投 Meetup ’的意义,除了寻求投资,还要让更多人知道创新产品,有兴趣体验它们。" 他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共设置了 AIGC、具身智能、智能硬件、芯片及设备四大赛道,参与路演的项目覆盖创业的各个阶段。毛运航是清华在读博士、" 是石科技 " 联合创始人,此次报名 AIGC 赛道。他向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重点阐述了技术突破:通过超算与智算融合,将航空发动机模拟仿真时间从 " 年 " 级压缩至 " 天 " 级,他也带着需求而来:" 希望通过创投 Meetup,对接算力产业资源与资本方。"
先确保创业项目能撑到市场成熟期
与 4 个创业团队聊完后,王啸走出 " 盒子 " 稍作休息。这位创投行业的老将看过上万个创业项目,笑言自己就是个 " 大模型 "。今天的创业团队表现如何?王啸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最近他一直非常关注垂直赛道:" 只有界定好一个场景,你才能界定好用户,建立好数据,才有可能形成数据闭环和增长飞轮,很多创业团队都是从细分场景找到机会,慢慢变成大场景。"
明势创投是理想汽车的第一个投资人,较早就专注于硬核科技领域,对比十年前后的创投变化,黄明明解释,过去互联网应用搭建的是生产关系,如今智能体时代做的是生产力工具,而衡量生产力工具最核心的指标就是完成任务的复杂程度,是需要交付结果的。在他看来,智能体领域最优秀的产品只能做到 30 分到 40 分,但用户规模已经十分可观,如果哪位创业者能在细分领域做到 60 分,必定会有大量用户愿意为其付费。
十年前,创投机构投资移动互联网,大部分的钱都用于获客以建立用户壁垒。十年后,现在创投机构的投资,花在了哪里?王啸表示,AI 时代,好产品会说话,资金使用方式和过去不同了,一方面,当下很多产品需要大模型以及硬件研发,前期投入的资金量较大,另一方面,现在中国创业者全球化业务的占比更高,面向海外市场推广、营销,人员配置与过去不同,这些也需要资金支持。
纪纲还提醒创业者,行业上升期的时候,尽量多融资,但一定要谨慎花钱," 活下来、活得久,非常关键。" 他以具身智能行业举例,15 年之后,可能每个家庭都有至少 1-2 个机器人,前景非常巨大,但要先确保你的创业项目能撑到这个市场成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