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 科技】9 月 10 日凌晨,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而至。这场被全球科技爱好者关注的盛会,不仅带来了 iPhone 17 系列全系产品的正式亮相,更以标准版机型史无前例的配置升级引发行业震动。
最令市场震惊的是苹果的定价策略:iPhone 17 标准版 256GB 版本起售价较前代同容量机型下调 1000 元人民币,在配置全面升级的同时实现 " 加量又减价 "。这种激进的定价策略,折射出苹果在标准版机型上的战略重心转移。
iPhone 17 与 iPhone 16 对比
在苹果官方发布的对比数据中,iPhone 17 标准版与前代 iPhone 16 的差异远超表面参数升级。
首先的是屏幕体验的革命性提升:iPhone 16 仍停留在 60Hz 刷新率与 6.1 英寸屏幕的配置,而 iPhone 17 不仅将屏幕尺寸扩大至 6.3 英寸,更首次在非 Pro 机型中引入 120Hz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这项曾是 Pro 系列专属的显示技术,通过智能调节刷新率实现流畅体验与功耗控制的完美平衡,实际使用中滑动页面跟手性、游戏画面流畅度均实现质的飞跃。
销量倒逼战略调整
苹果对标准版的重视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市场数据的强力驱动。根据数码闲聊站披露的数据,截至 2025 年第 35 周,iPhone 16 标准版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单品销量约为 700 万台,而同期 iPhone 16 Pro 与 Pro Max 两款高端机型合计销量超过 2600 万台。这种 " 高端热销、入门疲软 " 的分化现象,在 iPhone 16e 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这款被苹果寄予厚望的廉价机型,截至 2025 年第 26 周在中国仅售出 17.1 万部,不仅远低于同系列 Pro Max 的 1185.8 万部,甚至不及已经被砍掉的 iPhone 16 Plus。
这种困境折射出苹果的战略分裂:一方面通过 Pro 系列持续高端化,Pro Max 机型销量占比约 40%;另一方面试图用阉割版的入门机型维持销量规模。但现实是,iPhone 16 Plus 与 iPhone 16e 的惨淡销量证明,苹果在 2000-5000 元价位段的产品已经丧失了中国手机市场的主导权。最终,这种压力迫使苹果在这次的 iPhone 17 标准版上进行调整,大幅升级的基础配置,让 iPhone 17 标准版终于有了反攻的资本。
iPhone 17 VS 国产旗舰
在目前 4000-6000 元价位段,iPhone 17 标准版将直接面对华为 Mate 系列、小米数字系列等安卓旗舰的竞争。从配置对比看,iPhone 17 的 120Hz ProMotion 屏幕、A19 芯片、4800 万像素双摄系统在参数层面已不逊色于同价位安卓机型。而苹果独有的生态优势,仍构成难以复制的差异化体验。
这种定价策略的背后,是苹果对市场份额的重新考量。当高端市场增长趋缓,标准版机型成为争夺用户基数的关键战场。通过配置升级与价格下探,苹果既能吸引安卓用户转换,又能分流部分 Pro 系列客群,实现市场结构的优化调整。
写在最后
iPhone 17 标准版的配置革命,标志着苹果在 " 规模优先 " 与 " 利润优先 " 的战略摇摆中找到了新的平衡点。通过将 Pro 系列的部分技术下放至标准版,苹果既提升了基础款机型的竞争力,又巩固了高端市场的技术标杆地位。
从更长远的视角看,苹果在折叠屏领域的布局——如计划于 2026 年或 2027 年发布的 iPhone Fold ——将进一步拓展高端市场的边界。而标准版的持续升级,则构成了苹果生态帝国的坚实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