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科创板日报 1小时前

小鹏“狂飙”:销量暴涨、亏损收窄,还要加大“颜值”投入

《科创板日报》8 月 20 日讯(记者 杨小小)小鹏汽车正朝着今年内实现单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继续迈进。

昨日晚间,小鹏汽车交出一份颇为亮眼的 2025 年中期业绩报告,其中显示,公司上半年总收入 340.9 亿元,同比增长 132.5%;其中来自汽车销售的收入为 312.5 亿元,同比增长 152.8%。

与此同时,公司的亏损情况也在收窄。上半年净亏损为 11.4 亿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则是 26.5 亿元。其中,小鹏汽车二季度的净亏损额仅为 4.8 亿元,同比大幅收窄 62.8%,环比减少 28%。这一亏损额创下自 2020 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新低。

对于这一指标的改善,市场普遍解读,小鹏的盈利拐点正在临近。

二季度多个财务指标创下历史记录

财报显示,小鹏汽车上半年的毛利率也有所提升,从去年同期的 13.5% 增长到了 16.5%;其中,汽车毛利率更是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6 个百分点,达到了 12.6%。数据显示,目前,公司的汽车毛利率已经连续八个季度改善,二季度 17.3% 的公司毛利率,也创下了历史记录。

公司高层方面在今日举行的 Q2 业绩电话会上表示,毛利率的提升主要还是因为车型组合优化、规模效应以及供应链成本的下降。其表示,尤其是车型组合的优化,给毛利率提升带来了显著作用。其中 G6 和 G9 车型贡献了更高的毛利。

现金流情况方面,截至上半年,小鹏汽车的在手现金超过了 475 亿元,较去年末的 419 亿元有不小的增长。

业绩的增长无疑和汽车销售的大幅增长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销量经历爆发式的增长,总交付量为 19.7 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高达 279%。特别是在二季度,公司又录得了一个销量新高,单季度交付达到 10.3 万辆,同比大涨 241.6%,直接推动汽车销售收入同比翻番。

与其他新势力相比,小鹏汽车的交付量已经接近于理想的 20.4 万辆,大幅超过了蔚来的 11.4 万辆,扭转了在新势力中交付垫底的情况。

而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小鹏汽车的费用支出控制也有所改善。二季度,其研发费用为 22.1 亿元,同比增长 50%,但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控制在 21.7 亿元,同比仅增 37.7%,增速低于收入增长率。

不过在后续的业绩电话会中,也有机构分析师则指出,小鹏汽车二季度的销售费用环比增长约 2 亿元,并由此问及下半年研发以及销售费用方面的预期情况。但公司高层方面回应表示,销售支出的增加,一部分原因是二季度交付量上升,公司需要向特许经营店支付的佣金也有所增加。

其进一步表示,下半年公司将维持对研发和销售方面的投入,尤其下半年将有 G7 和 P7 以及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等的发布,因此销售方面的投入或进一步增加。

" 颜值 " 成为战略重点

在业绩会中,公司管理层方面多次提到 Q4 有望实现整体盈利这一目标。而从连续数个季度亏损收窄的情况来看,小鹏汽车也似乎确实正朝着单季度盈利的目标逼近。但要真正实现盈亏平衡,仍有几个前置条件需要满足。

首先是销量规模继续高速增长并充分利用产能。小鹏汽车方面给出的 Q3 销售指引为 11.3 万 -11.8 万辆。这一数据略低于此前的市场预估数据 11.9 万辆。另外,何小鹏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预计从今年 9 月开始,小鹏汽车月交付量将稳健超过 4 万台。

其次,毛利率需保持上升势头或至少稳定在较高水平。当前小鹏汽车 17.3% 的综合毛利率已接近主流车企水平。如果后续季度小鹏能将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 20% 左右,将有希望大幅缓冲运营成本压力。不过,这取决于新车型的定价策略、供应链成本下降以及销量规模效应。

在业绩电话会上,多名分析师也都提问了定价战略相关的问题。何小鹏表示,后续将从产品布局、科技、情绪以及品牌几个维度去提成汽车产品的溢价。尤其是在以 " 颜值 " 为代表的情绪溢价上,何小鹏更是在电话会上多次提及,有将汽车外形设计和技术研发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意思。

他表示,在小鹏汽车过去的发展战略中,科技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自动驾驶方面,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但在其他领域,投入则有所不足。" 所以在 2024 年初时,我们就确定了,要把设计能力作为公司跟自动驾驶一样的长板。" 他还称,上海两栋楼、广州一栋楼都给到了造型团队作为办公点,并且正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大的设计团队。

" 颜值 " 战略目前似乎确实已经发挥作用。月初预售火爆的新车型 P7,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就是外形。何小鹏在电话会直言,P7 预售订单表现出了年轻化趋势,客户所处的行业情况也划分 " 也很有趣 "。

但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进展仍然是业绩会上最受关注的焦点。何小鹏表示,支持 L4 的车型将在 2026 年量产,并且会在部分区域开始试点 Robotaxi 运营和服务。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他还提到了小鹏人形机器人的进展,称人形机器人也会在 2026 年量产。

不过分析师似乎对 Robotaxi 的兴趣更大,在提问环节,多个分析师都问到了 Robotaxi 的规划和进展,但无一人提及人形机器人方面的问题。

在回答自动驾驶相关提问时,何小鹏进一步强调了小鹏汽车的技术路径差异带来的竞争优势:基于自研图灵 AI 芯片的 Ultra 车型,算力高达 2250Tops,采用 " 无地图模式 ",能够显著降低落地推广门槛。

同时他表示,该车型的 AI 模型与 Robotaxi" 同源 ",只是硬件冗余和云端接管的程度不同。在商业化路径上,公司设想将先由小鹏自营试点 Robotaxi 服务,待积累经验后再与更多合作伙伴推进规模化。

可以看到,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目标不仅是和竞争对手拉平,而是希望通过算力、芯片和模型的结合,在明年实现将智能辅助驾驶体验提升至行业主流水平的数十倍。

与此同时,要实现盈利目标,小鹏汽车在费用控制方面也需要持续发力。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而要实现盈利,需要让费用增速继续低于收入增速," 理想情况是将费用率压缩到收入的 15% 以内。"

科创板日报

科创板日报

上交所科创板电报,股市行情报道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