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经济观察报 5小时前

上游不赚钱,2025 年天合光能重点布局下游应用市场

4 月 29 日,天合光能(688599.SH)发布了 2024 年全年业绩报告和 2025 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天合光能 2024 年营业收入为 802.82 亿元,同比下降 29.20%;归母净利润为 -34.43 亿元,同比下降 162.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52.32 亿元,同比下降 190.91%。2025 年一季度,天合光能净利润为 -13.2 亿元。

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天合光能的工作重点在于光伏下游应用市场。2025 年初,天合光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体董事一致同意选举董事长高纪凡之女高海纯为第三届董事会联席董事长,同时兼任公司解决方案事业群总裁,领导公司从光伏产品制造商向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2024 年,天合光能业务中系统解决方案和数字能源服务业务营收约为 200 亿元,约占总营收的 25%,且毛利率较高。

今年 2 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 "136 号文 ")。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表示,136 号文主要针对需要并网的分布式电站,公司的解决方案会向零碳产业园区、零碳交通、零碳建筑等其他场景的解决方案领域拓展延伸。比如,纺织厂对电力的需求具有一定独特性,就可以开发相应的光伏电站。

" 随着下游电站业务的推进,天合光能也可以在组件价格便宜时,外采其他厂商的组件,进一步实现‘适度一体化’。" 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外采降低成本

光伏行业的龙头公司均在 4 月 29 日晚发布了 2024 年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

财报显示,2024 年晶科能源(688223.SH)赚得最多,净利润约 1 亿元,而其他公司则出现了数十亿元的亏损。今年一季度,天合光能亏损约 13 亿元,晶科能源亏损约 14 亿元,晶澳科技亏损约 16 亿元,隆基绿能亏损约 14 亿元,通威股份亏损约 26 亿元。

天合光能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亏损幅度较小的主要原因在于保持了 " 适度一体化 " 扩张的经营策略,即根据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动态安排生产运营,确保在行业供给紧缺时不会遇到产能瓶颈,在行业供给冗余时也不会背上产能包袱。

综合光伏龙头企业的 2024 年年报,硅片业务是毛利率最低的业务。晶科能源财报显示,2024 年硅片业务实现营收 1.51 亿元,毛利率为 -27.24%,较上年减少 28.09%;隆基绿能 2024 年硅片业务毛利率为 -14.31%,较去年减少 30.19%。

主要因为硅片是 2024 年光伏产业链中价格降幅最大的环节。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4 年多晶硅价格下降超 39%、硅片价格下滑超 50%、电池片价格下滑超 30%,组件价格下滑超 29%。

在 2021 年之前,光伏组件龙头中只有隆基绿能持有硅片产能。隆基绿能最早从硅片环节起家,2014 年收购乐叶光伏之后切入组件环节。

全产业链一体化公司能够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时通过自有产能平抑价格波动,使自身组件产品更有竞争力,这也吸引了原本位于组件环节的公司向上游挺进。比如,晶科能源从 2019 年开始投建硅片产能,2024 年的设计产能已达到 120GW,年化有效产能约 135GW。

但在原材料价格下降时,由于上下游一体化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会出现 " 自产不如外采 " 的现象,去年的光伏硅片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根据天合光能财报,2024 年公司共生产硅片 27.5GW,生产电池片 59.4GW,超过一半的硅片是通过外采获得的。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由于目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仍处于低位,公司会根据市场价格动态调整市场策略,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

2024 年 5 月,天合光能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拟将硅片 / 电池片 / 组件产能从 55/75/95GW 提升至 60/105/120GW,保持上游硅片产能配比适度,在外采和自产之间保有一定灵活性。

去年 9 月底,天合光能还决定将 " 年产 35GW 直拉单晶项目 " 中的 15GW 产能延期至 2026 年 6 月投产,目的是通过 " 相对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使公司具备更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应对行业供需和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

抢装电站发力下游业务

今年 2 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 136 号文,明确规定以 2025 年 4 月 30 日和 5 月 31 日为界,对光伏电站进行 " 新老划断 "。在此日期之后建成的光伏电站将进入市场化交易,光伏电站不再 " 躺赚 "。

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 136 号文,一方面,天合光能开启组件与储能交付保障行动,全力实现保交付;另一方面,天合富家(天合光能子公司,主要负责开拓系统解决方案、数字能源方面的业务)也开启了抢装行动,确保存量电站能够并网。

财报显示,天合光能的业务涵盖光伏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储能业务和数字能源业务等。其中,系统解决方案和数字能源服务业务去年实现营收约 200 亿元,约占总营收的 25%,毛利率较高,分别为 18.40% 和 54.93%。

天合光能亦在财报中表示,今年计划实现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与数字能源服务业务同比增幅不低于 20%。

根据天合光能财报数据,今年一季度,天合光能尚有约 244 亿元的存货。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光伏电站抢装潮从今年 3 月份开始,从建设到并网需要一定周期。3 月底陆续开始并网,今年二季度开始,存货会大幅减少。

江苏高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红春对记者表示:" 作为安装商,我们现在需要提前 7 至 15 天从天合光能提货。一旦有了安装订单,我们就可以直接拿货进行安装,通常只需 2 至 3 天就能完成。"

天合富家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从去年底开始,天合富家就预判会有电力市场化交易相关政策出台。文件发布后,公司组织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并及时将相关规划传递给代理商。

此前,天合光能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提到,电力市场化交易对于像天合富家这样具备领先数字化能力和强大生态平台的企业来说,将更好地发挥优势。天合富家一直执行高周转商业模式,受政策影响相对较小,目前,公司在手的存货电站约 5GW,其中 80% 以上已经并网。公司将继续加大开发、并网和销售力度,并已组建专业的电力交易团队和碳资产管理团队。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理性·建设性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