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诺诚游戏法朱骏超 陈杰
01
维权案件胜诉,
《以闪亮之名》发布情况说明
9 月 7 日," 以闪亮之名 " 公众号发文,通报专项维权行动的两起案件判决结果:
1. 自媒体账号故意截取、歪曲《以闪亮之名》游戏内容,在微博平台散布不实信息、恶意误导公众,损害游戏品牌声誉,法院认定其构成名誉权侵权,判令公开道歉并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2. 原客服部门员工违法泄露公司商业机密、擅自传播 " 锦绣人间 " 核心美术资源,法院认定其构成商业秘密侵权,判令赔偿相关经济损失。
游戏公司在遭遇侵权事件后,除了及时固证维权外,在获得良好维权结果后,及时对外宣传也十分重要。具体而言:
1. 主动公开维权成果:通过公司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向玩家和公众通报维权行动进展及成果。让玩家了解到公司对维护游戏品牌形象和自身权益的决心,增强玩家对游戏公司的信任与支持。
2. 强调法律红线:在宣传中,突出强调法律对于名誉权侵权、商业秘密侵权等行为的严厉制裁,明确告知潜在侵权者此类行为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以法律的威慑力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3. 拓宽举报渠道:通过通报维权行动可以增强玩家的法律意识,如玩家后续发现类似侵权行为,可能也会及时给游戏公司提供查处线索。游戏公司可在宣传时附上相应的举报渠道,以便集合玩家力量完善侵权行为监测体系。
02
未经批准出版游戏,
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 1 万元
近日,上海某公司因未经批准擅自出版网络游戏,被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作出行政处罚。
2025 年 5 月 26 日,相关执法人员发现该公司套用《辉煌岁月》游戏版号,在微信小程序上运营无版号网络游戏。该公司套用的《辉煌岁月》游戏版号实则为杭州某公司在 2017 年 11 月获批的。目前涉事无版号游戏已无法打开。
诺诚评论:
《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第五十一条指出,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网络出版服务,或者擅自上网出版网络游戏(含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网络游戏),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由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职权予以取缔,并由所在地省级电信主管部门依据有关部门的通知,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给予责令关闭网站等处罚。
基于前述规定,游戏公司若发现有其他游戏冒用自己的游戏版号上网运营的,可以通过行政举报的方式,将此类违规行为提交至违规者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各地区不一,涉及文旅局、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等),由行政机关启动执法程序,对违规者实施查处。
此外,由于无版号游戏通常无法接入中宣部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故在其未以小程序等形式接入发行渠道实名认证系统的情况下,其还可能存在未落实网络游戏防沉迷措施的违规情形。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行政部门可对相关违规主体处以十万元以上罚款,该最低罚款金额明显高于针对无版号运营网络游戏行为的处罚。
03
冒充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款,
法院:驳回全部诉讼请求
近日,鸠江区法院审结一起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款的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原告芮某(未成年人)自称在 2024 年暑假期间,使用其母亲陈某的手机注册了一款线上游戏的账号并偷偷登录游玩,陈某发现后,担心孩子沉迷游戏影响学习,便要求接管账号。此后直至开学后一段时间,该账号累计充值近 200 次,累计充值金额高达 3 万余元。陈某以芮某名义起诉至法院要求游戏公司退款。
被告游戏公司提交证据显示,充值期间账号操作时间多为深夜,聊天内容涉及成人话题(如买房、育儿等),与未成年人作息及年龄特征不符。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证据无法证明充值系未成年人所为,故驳回全部诉讼请求。
诺诚评论:
近年来,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款纠纷屡见不鲜。《民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方为有效。
因此,若充值行为确系未成年人所为,平台理应退还相应款项。这一规则的本意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但在实践中,部分成年人企图假借未成年人身份 " 钻规则空子 " 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以本案为鉴,游戏公司在收到起诉材料后,可以优先结合后台查询的对应游戏账号数据判断涉案游戏账号是否为未成年人操作,而后灵活采取应诉策略。
如发现游戏时间明显背离未成年人作息时间,以及游戏内发言有显著成人化生活痕迹的内容,则可以此抗辩涉案游戏账号的实际操作者并非未成年人,从而拒绝退款。
04
网易云诉叠纸著作权侵权,
案件将于11 月开庭
近日,上海叠纸互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信息,原告为杭州网易云音乐科技有限公司,案由为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将于 11 月 12 日在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目前该案并未公开起诉事由。
但此次网易云公司却罕见地起诉了游戏公司叠纸互娱。目前案件双方当事人均未对起诉事由进行披露,但我们猜测可能产生的被诉侵权情形如下:
1. 游戏音频侵权:叠纸互娱运营的游戏或者官方宣传物料中,可能未经授权使用了网易云音乐享有版权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主题曲或其他音效元素。
2. 线下活动侵权:叠纸互娱开展的游戏展会、角色生日主题活动等线下活动,可能未经授权使用了网易云音乐享有版权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或者进行现场演唱。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可能性仅基于行业常见侵权形态及公开信息作出的合理推测,不代表叠纸实际存在上述行为,具体事由应以司法机关认定或双方披露为准。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
游戏行业书籍推荐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
(星标可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和完整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