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
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 2.7%,环比下降 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 2.7%,环比下降 0.6%。1 — 4 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均下降 2.4%。
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 0.1%。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下降 0.3%;食品价格下降 0.2%,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 0.3%,服务价格上涨 0.3%。1 — 4 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 0.1%。
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报告指出,进入二季度,工业硅供需基本面仍未见好转,市场交投氛围清淡,下游需求未出现明显增长,多以刚需采购为主。工业硅主力合约收盘价格在 5 月 9 日达到工业硅期货上市以来最低点 8205 元 / 吨,需求不振叠加盘面价格低迷,工业硅现货价格随之下跌。
公司预警
1、来伊份:女子投诉来伊份粽子吃出带血创可贴,目前该款粽子已全店下架。 ( 看看新闻 )
2、山东墨龙:股东智梦控股 5 月 9 日减持公司 H 股股份 2881 万股,减持比例为 3.61%。5 月 7 日至 5 月 8 日期间,智梦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已累计减持公司 H 股股份 1.07 亿股,减持比例为 13.3866%。
3、宝立食品:股东上海厚旭拟减持不超过 3% 公司股份。
4、派克新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拟减持不超过 3% 公司股份。
5、润欣科技: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 3.00% 公司股份。
6、龙芯中科: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 3% 公司股份。
7、新宏泽:控股股东亿泽控股拟减持不超 3% 公司股份。
8、华兰股份:股东瑞众人寿保险拟减持不超过 3% 公司股份。
9、经纬辉开: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 3% 公司股份。
10、可立克: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 3% 公司股份。
11、多浦乐:股东蔡树平拟减持不超过 2% 公司股份。
12、东方海洋:国元基金计划减持不超过 1% 的股份。
13、雷尔伟:持股 5% 以上股东、董事纪益根及特定股东拟减持不超过 1.04% 公司股份。
14、东鹏控股:两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 1.5% 公司股份。
15、汇宇制药:股东上海爽飒拟减持不超过 2.997% 公司股份。
16、我乐家居:股东开盛咨询计划减持不超过 1.54% 公司股份。
17、百川能源:股东曹飞计划减持不超过 2% 公司股份。
18、嘉和美康:持股 5% 以上股东弘云久康计划减持不超过 1% 公司股份。
19、广电计量:股东黄敦鹏计划减持不超过 1% 公司股份。
20、ST 新亚:股东湖南湘材拟减持不超 1.5% 公司股份。
21、飞力达: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 2.99% 公司股份。
22、九洲集团:牧鑫天泽汇 3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李斌、卢志国拟减持不超过 1.78%。
23、瑞丰新材:股东中石化资本拟减持不超过 291.79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1%。
24、双杰电气:君弘钱江七十七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拟减持不超过 1%。
25、环球印务:香港原石拟减持不超 1% 公司股份。
26、力源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 2.0008% 公司股份。
27、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
28、中国一重: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9、4 连板春光科技:公司流通盘较小,存在二级市场非理性炒作交易风险。
30、宁波富达: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海外预警
1、现货黄金周一低开低走,一度跌至 1.79%。消息面上,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达成了重要共识。
2、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 0.29%,标普 500 指数跌 0.07%,纳指平收。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特斯拉大涨超 4%,英特尔涨 2%,苹果、微软、亚马逊小幅上涨;英伟达、奈飞、谷歌、Meta 小幅下跌。Lyft 涨超 28%,创 2024 年 2 月份以来最佳单日表现。Insulet Corp.(PODD)涨近 21%,创 2022 年 11 月以来最佳单日表现。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 0.45%。斗鱼跌 4.8%,网易跌近 3%,理想汽车、哔哩哔哩跌逾 2%。
3、高盛表示,美国股市面临近 20% 的下跌风险,衰退对股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在周四的播客中,高盛首席经济学家 Jan Hatzius 和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 Peter Oppenheimer 显得格外谨慎。Hatzius 重申 " 未来 12 个月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为 45%" 这一预期,承认近期数据好坏参半,既有情绪调查等疲软的软数据,也有最新的非农就业数据等较好的硬数据。高盛首席政治经济学家 Alec Phillips 警告说,美国总统围绕与英国的贸易协议的评论表明,许多国家最终将面临比特朗普连任前更高的关税。